潔凈手術部的空態、靜態和動態定義及監測要求
華銳凈化工程 2019-09-29 11:09:23 閱讀
首先需要明確空態、靜態、動態這三者的定義
關于靜態和空態,《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》GB50333-2013在術語中已經給予說明:
2.0.12空態 as-built
室內凈化空調設施及功能齊備而未運行,但室內沒有醫療設備和人員的狀態。
2.0.13靜態 at-rest
室內凈化空調設施及功能齊備并運行,如有醫療設備,醫療器械設備已安裝并可運行,但無工作人員的狀態。
關于動態的定義:北京市地標《潔凈手術部污染控制規范》DB11/T 408-2016中提及,定義如下:
3.3 動態operational
室內凈化空調及功能齊備并運行,醫護人員進行正常操作的狀態
國家標準《潔凈廠房設計規范》GB 50073-2013對于空態的術語也有類似表述,雖然表述并不完全一致,但大體意思基本相同。
歸納起來,可簡單理解為:
空態 凈化未開,沒人沒設備
靜態 凈化開啟,沒人有設備
動態 凈化開啟,有人有設備
關于他們的適用情況,根據《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》要求:
3.0.1潔凈手術部潔凈用房應按空態或靜態條件下的細菌濃度分級。
3.0.2 潔凈手術室的用房分級標準應符合表 3.0.2-1 的規定,潔凈輔助用房分級標準應符合表3.0.2-2 的規定。
表 3.0.2-1 潔凈手術室用房的分級標準
注:1.浮游法的細菌最大平均濃度采用括號內數值。細菌濃度是直接所測的結果,不是沉降法和浮游法互相換算的結果。
2. 眼科專用手術室周邊區比手術區可低2級。
表 3.0.2-2 潔凈輔助用房的分級標準
注:浮游法的細菌最大平均濃度采用括號內數值。細菌濃度是直接所測的結果,不是沉降法和浮游法互相換算的結果。
關于空態的要求,即室內凈化空調設施及功能齊備而未運行,但室內沒有醫療設備和人員的狀態。
這種情況通常只有一次,就是在驗收的時候,按規定細菌濃度宜在其他項目檢測完畢,對全室表面進行常規消毒之后進行。且不得進行空氣消毒。監測結果要求參考上表。
日常情況下不會將所有物品移除,日常的監測應采用靜態,即室內凈化空調設施及功能齊備并運行,如有醫療設備,醫療器械設備已安裝并可運行,但無工作人員的狀態。監測結果參考空態。監測要求參考《醫院空氣凈化管理規范》WS/T368-2012。
8.2 監測要求
8.2.1 監測頻度
醫院應對感染高風險部門每季度進行監測;潔凈手術部(室)及其他潔凈場所,新建與改建驗收時以及更換高效過濾器后應進行監測;遇醫院感染暴發懷疑與空氣污染有關時隨時進行監測,并進行相應致病微生物的檢測。
8.2.2 監測方法及結果判定
8.2.2.1 潔凈手術部(室)及其他潔凈場所,根據潔凈房間總數,合理安排每次監測的房間數量,保證每個潔凈房間能每年至少監測一次,其監測方法及結果的判定應符合GB50333的要求。
關于動態的監測要求,目前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無明確要求,北京市2016年發布了一個地方標準,《潔凈手術部污染控制規范》DB11/T 408-2016有相關要求,參考如下: